生物

袁钧瑛:国际评委、国际评委组长

哈佛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研究员。袁教授1989年于哈佛大学获得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1990-1991年间任职于哈佛大学医学院,后荣升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助理教授。1996-2000年间为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副教授,2000年荣升哈佛大学细胞生物学教授;2014-2020年为哈佛大学医学院生物细胞学Elizabeth D. Hay冠名荣誉教授;2020年10月-至今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袁钧瑛教授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揭示哺乳动物细胞中调控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袁钧瑛教授为开创两个主要的细胞死亡研究领域,包括细胞凋亡(apoptosis)和细胞坏死(necroptosis),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她的工作阐明了一系列在这两种细胞死亡方式中的关键驱动分子, 分子机制以及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在20世纪90年代,袁钧瑛教授首先发现了半胱天冬酶(caspases)作为物种间高度保守的驱动细胞凋亡的关键分子,并阐明了Bcl-2和caspase在介导细胞凋亡中的关系。随后,袁钧瑛教授发表了一系列细胞凋亡领域的经典论文,包括发现caspase-11 调控caspase-1的激活在炎症和凋亡中的关键驱动作用,和caspase-8对BID的切割在诱导线粒体损伤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袁钧瑛教授的另一个重要学术贡献是首先发现了哺乳动物细胞坏死的可调控性。她的工作定义了程序性细胞坏死(necroptosis),一种哺乳动物细胞中可调控的细胞坏死方式,,并阐明了RIPK1 是介导necroptosis的关键分子。这个发现打破了学术界中坏死是被动不受调控的传统观念,揭示了细胞坏死的分子机理和靶向RIPK1作为临床治疗手段的新方向。已有大量研究表明RIPK1活化介导细胞炎症和细胞坏死,参与了多种人类重大炎症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发生和发展,包括老年痴呆症,多重硬化症,脊髓侧索硬化症,以及关节炎和肠炎。目前,RIPK1抑制剂已经在全球进入人类临床试验。袁钧瑛教授的工作受到Nobel 委员会的关注,两次邀请袁钧瑛教授到Nobel Forum 做专题报告。

袁钧瑛教授近期的工作揭示了衰老过程中RIPK1介导凋亡和炎症的分子机制,阐述了风险基因是如何与衰老协同作用引起神经炎症,功能失活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这个工作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指明了新方向。另外,袁教授还发现了一种抑制细胞死亡并同时促进细胞恢复稳态的小分子,阐明了小分子的作用靶标和分子机制,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的干预策略。

蔡亮:国际评委、内地赛区组织委员会委员

复旦大学教授;2003年获复旦大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2009至201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12月被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聘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其研究主要是综合运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手段,探索细胞与环境作用的机制;目前的研究集中在微丝动态调控及相关的细胞学功能、三维环境中多细胞结构的损伤修复机制。迄今发表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及评论文章13篇,其中3篇发表在《细胞》期刊。 2009至2011年间,获Jane Coffin Childs基金支持,从细胞水平研究微丝细胞骨架调控上皮组织的形态发生的机制;2012年得到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 主要研究方向为:使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其他现代方法来研究基本的细胞过程和相关机制。

俞强:国际评委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博导;1989年获得美国布兰达斯大学,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2年间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2002年间担任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副教授。随后归国,2002年至今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和肿瘤、炎症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基础研究以及基于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抗肿瘤和抗炎症药物的筛选和开发。研究内容包括蛋白酪氨酸激酶和磷酸酶介导的信号通路研究;免疫因子信号通路研究;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生长的调节;肿瘤生长机理的细胞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研究;肿瘤的个性化诊断和治疗;基于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药物筛选系统的建立;从以中草药为主的天然产物中发现和开发抗肿瘤和抗炎症新药;发现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和研究中草药的作用机理。

李文辉:国际评委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2001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获得病原生物学博士学位;2001-2004年间于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2007年间担任哈佛大学医学院Instructor; 2007-2015年间担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2015年被评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李文辉实验室的研究兴趣集中于重要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及其防治。近年来,主要致力于乙肝病毒(HBV)研究。乙型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传染病。全球估计有HBV感染者2.4亿人,其中我国约有9300万人。慢性HBV感染是导致肝硬化、肝癌的重要病因。丁型肝炎病毒(HDV)是HBV的卫星病毒,在所有HBV感染者中,约有1500万人同时感染HDV。实验室发现HBV及HDV感染肝细胞的关键受体是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稳定表达人NTCP的HepG2细胞系(HepG2-NTCP)已成为HBV相关基础病毒学研究和抗病毒药物研发的重要平台。目前,对乙肝感染的科学研究及药物开发已进入一个充满生机的新时代。本实验室综合运用病毒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方法深入剖析HBV及HDV感染过程的分子基础,以帮助理解其病理机制。其实验室希望研发新的抗病毒药物,为最终有效解除患者的病痛而努力。此外,课题组也与相关实验室合作研究NTCP/胆酸等分子在感染及机体代谢过程中的相关作用。

周敬流:国际评委

周敬流教授是生命科学部及生物医学工程学部教授。周教授于美国德州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攻读细胞生物学,并取得博士学位。在返回香港加入科大前,他于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担任分子遗传学Belfer院士(Belfer Fellow of Molecular Genetics)。于科大工作十多年后,他获擢升为教授。通过多个校内及跨院校合作项目,周教授的研究工作横跨生物科学的多个范畴,汇聚化学、物理学、数学、工程学及临床科学等专业知识。有关合作项目涵盖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发育神经生物学及合成生物学与演化生物学等领域。周教授研究领域涉及:遗传学、演化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发育神经生物学中的细胞信号传导、感官分化等领域 周教授协助开办的分子生物医学科学本科生课程备受称许,并主管生物工程的研究生课程。他亦负责与所有学院及学术单位的联络工作,策划大学核心课程的发展,以开拓学生的教育体验和视野。周教授在科大和其他院校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中任教生命科学及通识教育的广泛学科,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周教授曾获科大理学院教学奖及祁敖卓越教学服务奖章,以嘉许其卓著成就。此外,他亦曾领导数个教学发展计划。周教授亦担任科大多个课程和学科委员会的成员,以及其他院校及机构的咨询和评审小组成员,积极推动科学和博雅教育的发展。

郗乔然:内地赛区组织委员会委员

清华大学副教授;1998-2004年间,于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医学博士学位,2004年-2013年分为于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013年至今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

其课题组的学术研究主要是运用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方法研究TGF-beta信号传导在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胚胎发育及癌症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针对性研究TGF-beta及相关信号传导通路如何通过与表观遗传图谱相互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调控基因表达从而调控胚胎发育及癌症发生。课题组的研究对象是小鼠胚胎干细胞和弥漫内生型脑干胶质瘤(DIPG)。充分发挥自身TGF-beta生物学的研究优势,结合胚胎干细胞生物学,癌症生物学及交叉学科如信息科学、结构生物学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进而揭示了许多TGF-beta信号通路的新的调控元件及机制。为深入了解早期胚胎发育及癌症发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同时,也运用自身优势积极展开合作,和其他实验室一起回答了更广泛的生物学问题。

杨继:内地赛区组织委员会委员

复旦大学教授;198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1986年在北京大学生物系获硕士学位。1986-2006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先后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1997,1-1998,1)、英国伦敦大学学院(2001,11-2002,4)和剑桥大学(2003,8-2004,8)进修或从事合作研究,2007年调入复旦大学。现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系统发育和进化研究,曾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基金委面上项目的研究工作;担任教育部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New Phytologist杂志Advis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