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徐少达:国际评委、国际评委组长

Siu-Tat Chui 于1949年4月20日出生在中国香港。他于1967年进入麦吉尔大学学习,并于1969年以一级荣誉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在加拿大期间,他获得了由加拿大物理学家协会主办的1969年大学奖考试的一等奖。此后,他以帝国石油公司的奖学金前往普林斯顿大学,并于197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2-73年,他仍然是普林斯顿大学的讲师。1973年至1975年,他是贝尔实验室的技术人员,1975年至1979年在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担任助理教授,1979年加入巴托尔研究基金会,目前是教授。他曾在马里兰大学、日本东北大学材料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学、瑞典于默奥大学和北京理论物理研究所担任访问教授。目前徐教授在特拉华大学任职。

徐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物理,具体包括量子流体的液滴,超材料,小结构的微磁学,自旋极化传输等。

林熙:国际评委

林熙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8-2003),博士毕业于宾州州立大学(2003-2008),之后在宾州州立大学(2008-2009)和麻省理工(2009-2011)攻读博士后。林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物理,其科研兴趣为:极低温下的低维与介观输运实验。

邢向军:国际评委

邢向军,上海交通大学理学院(物理系)研究员。2003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物理博士学位。2003-2005在伊利诺大学(UIUC)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2010在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物理系任助理教授职位。2010年起在上海交大物理系和自然科学研究员任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软凝聚态理论,统计物理。具体包括聚合物,胶体,液晶,橡胶类材料以及膜的弹性理论,以及随机堆积系统的统计性质等等。共发表二十余篇论文,包括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五篇。

吴镝:国际评委

吴镝,男,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97年获复旦大学物理系学士学位,2001年获复旦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8月-2005年11月在美国犹它大学物理系,2005年11月-2007年6月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磁性纳米材料和器件,包括半导体表面分子束外延单晶磁性金属薄膜、稀磁半导体、磁性纳米结构和铁磁/有机异质结及其器件,并利用各种磁学、电学测试手段和同步辐射技术对磁性材料和纳米器件的结构、输运和磁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其结构、电学性质和磁学性质之间的关联。

郑波:国际评委

郑波,男,中国国籍,1988年于中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特聘教授。具体研究方向为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二级相变点附近的远离平衡态临界动力学进行较深入的研究,证实和发展了短时动力学标度理论,提出一种测量动、静态临界指数的动力学新方法。这方法不受临界慢化的困扰,已较广泛应用于非平衡态临界动力学研究。研究成果实质性地拓广了二级相变点附近的临界动力学理论及其科学应用,对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等有较重要意义。近年特别关注金融物理和生物物理等交叉学科,在金融市场的集群模型和两相行为方面做出较有意义的结果。 早期研究方向为量子场论,如格点规范理论、随机量子化等。1994年以来主要兴趣在计算物理、非平衡态统计物理、软凝聚态物理和相关交叉学科。应用Monte Carlo方法,在远离平衡态动力学的数值模拟方面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首先提出的短时动力学测量方法可应用于二级和弱一级相变系统、无序系统、量子自旋系统和超导系统等。截止到2010年,在国际SCI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其中五篇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一篇综述性论文。论文的SCI他人引文数近六百余篇次。近期高度关注金融物理和生物物理等交叉学科。

阮东:内地赛区组织委员会委员

阮东,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副系主任。研究领域为,数学物理、量子物理、核结构理论。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包括(1)量子系统的对称性,精确可解性等。(2)群和代数(李代数、李超代数、无限维李代数、变形李代数等)的表示论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如原子、分子结构和核结构的代数模型。(3)量子物理学的基本问题、量子信息。

陈焱:内地赛区组织委员会委员

陈焱,1972年10月出生,四川人。现为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PI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8)。2007年9月引进到复旦大学。主要从事强关联多体系统电子态性质的理论研究,特别是高温超导铜氧化物的杂质态和混合态方面。此外,在有机超导体的绝缘态到超导态的相变, 超冷原子系统中的奇异超流态, 关联电子系统中的量子纠缠与量子相变等方面取得了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迄今发表SCI论文近40 篇(其中Phys. Rev. Lett. 5篇, Phys. Rev. (Rapid Comm.) 2 篇,Phys.Rev. 约 20 篇),论文被引用约 250次。曾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教育部)二等奖(2001年, 排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