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介绍

“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坚持并倡导‘培养和发现人才应从中学开始’的教育理念,将国际化竞赛的组织、选拔模式引入中国,自2008年开始设立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它区别于普通科学竞赛:面向全球中学生,倡导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舍弃试卷和标准答案,让学生以提交研究报告的形式参与竞赛,旨在推进中学科学发展,激发和提升全球华人中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从十四年前单纯的数学奖,发展到今天数学奖和物理奖、化学奖、生物奖、计算机奖和经济金融建模奖并重的知名中学生科技奖项,正在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中国青少年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帮助那些有才华、有热情的青少年探索科学奥秘。”

“作为国际上最具权威、影响较大的中学生科学竞赛之一,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已形成以科学为总体框架,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大学科为基础的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累计超2000余所学校,12000余支队伍参加比赛,覆盖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和北美、新加坡等多个海外地区共460余个学生团队近850余人受到奖励。450余位来自全球的科学家担任评委或顾问。超过1/2的获奖中学生经推荐分别进入清华、北大、哈佛、MIT、耶鲁和普林斯顿等中外知名大学就读,其中不乏进入理想大学后依然坚持学术研究的科研人才。””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背景介绍

丘成桐生平介绍

“我生平立志只做好两件事情。第一,作出一等的数学研究,千古留名;第二,为中国数学教育服务,帮助中国成为数学强国。”
                                                                          ----丘成桐
丘成桐(Shing-Tung Yau),原籍广东省蕉岭县,194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同年随父母移居香港,美籍华人,国际知名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科学院名誉院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哈佛大学、William Casper Graustein
讲座教授、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

1969 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数学系;1971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博士(师从陈省身);1974-1987年任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数学教授;1987年起任哈佛大学讲座教授;1993年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成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2003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2013年起任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

丘成桐囊括了维布伦几何奖(1981)、菲尔兹奖(1982)、麦克阿瑟奖(1985)、克拉福德奖(1994)、美国国家科学奖(1997)、沃尔夫数学奖(2010)、马塞尔·格罗斯曼奖(2018)等奖项。他是第一位获得国际数学界最高奖项菲尔兹奖的华人,也是继陈省身后第二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

丘成桐证明了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等,是几何分析学科的奠基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学中弦理论的基本概念,对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丘成桐曾被国际数学大师唐纳森(Singer Donaldson)誉为“近 1/4世纪里最有影响的数学家”。国际数学大师、阿贝尔奖获得者辛格说:“即使在哈佛,丘成桐一个人就是一个数学系!”

  1. 科研成就: 丘成桐是公认的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他的工作深刻变革并极大扩 展了偏微分方程在微分几何中的作用,影响遍及拓扑学、代数几何、表示理论、广义相 对论等众多数学和物理领域。

    0 情形的凯勒-爱因斯坦度量存在性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猜想了它与代数几何中几何不变量理论意义下的稳定性的关系。这激发了Donaldson 关于数量曲率与稳定性等一系列的重要工作。

  2. 教育贡献: 除数学领域外,丘成桐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也因此被聘为哈佛大学物理学的终身教授,成为哈佛大学有史以来兼任数学系教授和物理系教授的唯一一人。丘成桐教授在工程学的各个分支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这些学科包括控制论、图论(应用到社会科学)、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三维图像处理,丘成桐在这些方面已经发表了几十篇重要的论文,多次被工程学大会邀请做重要演讲和大会报告。但是,丘成桐对于人类的贡献远远不止于在科研方面的成就,他对于教育界的亲历亲为同样值得大书特书。在2005年,丘成桐就明确指出,“如果不重视基础教育,以目前的本科教育模式,国内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在之后的时间中,丘成桐对于国内学术界的问题,高中包括本科教育的问题,发表了大量一针见血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他也利用自己在华人中的影响力,开始创办大量与科学教育有关的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主办方介绍

2009年12月,清华大学成立数学科学中心(简称“数学中心”),聘请国际著名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担任中心主任。作为支持清华大学发展数学学科的重大战略举措,教育部于2014年底正式批准依托清华大学成立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在丘成桐先生的带领下,经过十二年建设,数学中心在高端人才引进、杰出数学人才培养、高水平研究和数学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研中心。

中心秉承“国际性、开放性、学术性”的建设定位,以开放活跃的学术氛围,吸引了一大批杰出数学顶尖人才,并开始为国家输送优秀青年学者。建成以纯粹数学为核心的“五大领域”和“三个交叉研究方向”的综合性学科布局。

数学中心以高水平人才引进、造就新一代世界领先数学家为根本任务。2021年,成功引进2018年菲尔兹奖得主 Caucher Birkar,担任中心教授。截至目前,数学中心共有全职在校教师和科研人员105人,其中教师70人(正教授20人、副教授10人、助理教授40人),在站博士后35人。

围绕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根本任务,数学中心不断探索和创新数学人才发掘培养模式,建立并形成了包括“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新世界数学奖”和“ICCM数学奖”,“四大数学家冠名讲座”“大师论坛”“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和“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等系列人才发掘和交流平台,并先后与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及英国牛津大学等国内外 30 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超过 300 位数学家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来中心工作、访学和交流。许多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心和和“清华三亚国际数学论坛”会议基地召开,众多院士,诺贝尔奖、沃尔夫奖、菲尔兹奖得主等来中心访问、交流和演讲。”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理念